2015年,我市在经济新常态下,按照省委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、省、市1号文件精神,围绕“一个取向,三大提升”的“三农”工作新要求和积极构建绿色食品工业城的新目标,以“规划先行、品牌引领、龙头带动、园区搭台、科技支撑、要素保障”的原则,着力“培育大龙头、建设大基地、打造大品牌、拓展大市场、构建新机制”,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取得新成效,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亿元,增长3.5%,加工产值(含白酒)达650亿元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000万元,增幅达10.5%。现将我市201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工作总结如下:
一、工作成效
(一)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。今年,全市建成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15个、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基地10个、标准化养殖场(小区)2343个,建成茶叶基地103.3万亩、林竹基地769万亩、蔬菜产业112万亩、水果基地81万亩、蚕桑产业43万亩、烤烟基地7.8万亩,全市出栏生猪348.92万头、肉牛13.05万头、肉羊34.09万只、家禽2468.4万只、肉兔1031.97万只,水产品产量6.67万吨。全市“千万元产值村”达750个,新增20个,加快了“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”原料基地建设步伐,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。
(二)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我市初步形成了白酒饮料、粮油、茶叶、豆腐干、蔬菜水果、生猪、牛羊、禽兔、林竹纸、茧丝绸等10大产业集群。园区管理机制不断完善,带动能力不断增强,全市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11 ……此处隐藏5467个字……种植、畜禽产品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没有形成系统标准;初级产品多,精深品牌产品少;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素保障不足,农业企业用地落实依然较难,经营主体贷款难、融资难等情况依然存在,部分企业因资金断链濒临倒闭。
四、2016年工作打算
2016年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,将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,以及中央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市委提出的“2365”战略部署,围绕“一个取向,三大提升”的“三农”工作新目标,用工业化理念、产业化思维、市场化手段,按照“生产要素集聚、科技装备先进、管理体制科学、经营机制完善、带动效应明显”的要求,大力推进“绿色宜宾”建设和“精准扶贫”工作,以农民增收为核心,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,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,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业,促进“农业园区化、产业联动化、产品品牌化、产权资本化”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新台阶。
(一)以三江流域和平坝地区为重点,打造一批万亩以上的“一二三产融合、产加销游一体、产业链条完整”的现代农业园区,培育和引进一大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。
(二)围绕打造绿色食品工业城和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,充分发挥农业新功能,推动农村新兴业态发展,实现提升一产、扩大二产、做活三产,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实现产业联动化。
(三)依托“741”特色优势产业,按照“集中力量、整合资源、强化培育、扶优扶强”思路,构建区域品牌、行业品牌、企业品牌、产品品牌多层次的品牌发展体系,培育、做大一批叫得响的品牌。
(四)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房产权为重点,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,盘活农村资产,促进农村产权资本化和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。